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临江仙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押词韵第三部
丁丑七夕,为南唐后主逝世千载之期,遐庵招同诸子设奠西斋。未及蒇事而兵祸骤作,座客俱仓皇罢去。明日遐庵出示此调,属余继声。
惊狂蝶舞浑多恨,那堪槽凤分飞。
石城秋讯隔帘西。
起来搔首,银汉碧天垂。

争管拂帏还坠溷,与君一样凄迷。
空王应许念穷儿。
僧祇弹指,春梦了无依。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殢香馆词草》;又载吴湖帆丑簃日记》,见《吴湖帆文稿》,浙江美术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出版。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为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叶恭绰招邀陈方恪冒广生易孺梁鸿志吴湖帆彭恭甫龙榆生夏承焘诸友,在其寓所设蔬果奠祭南唐李后主生日,到会诸子各有词作。)
定风波寅初正重经湖上,距戊子仲冬之游,眴息年馀,人事多更,跻攀亦倦,聊赋短章,索瞿禅 清末至现当代 · 姚鹓雏
寂寂寒奁倒碧簪。
垂垂水柳带春阴。
堤上湿云流不住。
无语。
一襟残梦懒重寻。

前度看花来恨早。
堪笑。
漂零香雪又而今。
絮帽冲风谁更问。
销尽。
翠尊横玉旧时心。
和作:夏承焘
饥风无声病鹤喑。东风无力豁沉阴。春讯冰柯霜条外。
谁会。一枝红萼见天心。招手故山携锸伴。来看。满前翠巘与丹岑。
垂老种花无分戴。何碍。明年红紫任人簪。
洞仙歌·去腊瞿禅龙泉词索和,因循未报,会觏旧燕,根触闲愁,越日杨雨翁复集绮园观梅,被酒有作(编者注:录自《怀梅录》。) 现当代 · 梅冷生
 押词韵第八部
流霞一醉,忆低鬟浅笑。
纸帐罗浮曾到。
怎归来环佩,吹惯胡沙,却换了、林下玉人妆缟。

何郎词笔老,回首东风,消受花光鬓丝早。
香影旧横斜,一抹巢痕,偎倚处、岁华如扫。
更花发、伫看绿阴成,忍攀摘、春寒故枝春少一九四五年
附:洞仙歌 夏承焘 昨宵梦里,为冰姬一笑。犯雪冲寒记曾到。怎重来、多个乌帽诗翁,却不见、花下那人衣缟。 茶山三百树,有约移家,长负山妻劝归早。此意只花知,客路相逢,作劫鐻、梦游都好。正一派、哀歌酒醒时,看旧月楼台,乱山多少。(编者注:《天风阁词集》后编第315页题为“癸未开岁五日,自大沙渡溪看,同养瞿翁、声季思作”。)
念奴娇 沪上胜流于八月十二日龚定盦百年祭,瞿禅词来约同作 现当代 · 詹安泰
 押词韵第八部
浊尘轻坠,便红禅艳说,奇情谁晓。
待去罾蛟潭底月,惊听玉龙哀调。
愤极能痴,愁深留梦,分付闲花草。
消魂一晌,鸳鸯卅六颠倒。

多少箫剑平生,狂名辜负,赢得伤秋稿。
怕是沧桑残影在,和泪和烟难埽。
关塞风高,齐梁劫永,今古成凄照。
杯尊遥酹,百年人共悲啸。
附:同作
辛巳八月十二日,集沪上诸友为定盦百年祭•夏承焘瞿禅
九州光怪,一坠灵文惊劫坏。鬓影炉薰,了此非儒非侠人。  酬君杯酽,五十年中言尽验。不用怜君,犹是红桑一度尘(道光庚子雅片战起,定盦卒前一岁也)。
水调歌头夏瞿禅词丈①莅湘作一九七六年十月作) 近现代 · 彭靖
 押歌韵
屈贾伤情地,杜老发悲歌。
更看补天巨手,长剑此间磨辛弃疾长沙建“飞虎营”,今尚有“营盘街”。)
烟簇貔貅万灶灶,霜点将军两鬓,意气动山河。
却向吟边老,数卷自摩挲。
永嘉叟,哀乐意,过人多。
辛陈唤起,秋深处听洞庭波。
满袖秦关月色,一枕楚骚心事,帘外泣湘娥。
千载词坛业,倘许补蹉跎。
注:①夏承焘字瞿禅当代著名词学家,词人。
小重山 现当代 · 徐震堮
 押尤韵
唤取深杯浣古愁。
醉中还耿耿,不如休。
画阑四面叶声秋。
无人处,吹笛坐山楼。

鹤背翠烟浮。
三更云淡淡,路悠悠。
月明何树近吾州。
霜砧外,梦断羽人丘
(注:初稿词牌下注:“和瞿禅。原词有‘愁自依然醉偶然’之句。”)
翠楼吟(2008.8)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三部
月堕疏桐,人依苦竹,滩头露重风细。
遥听云外笛,问仙乐、尘寰谁会?
空香盈袂。
奈鬓角青衰,荷心红瘁。
休垂泪,晓珠凝处,未圆先碎。

浅醉,还引螺杯,想避秦狂客,也应无寐。
碧峰幽磴险,望林杪、星沈霞起。
孤鸿凄唳。
叹已失瀛洲,难寻瑶佩。
苍烟际,悄然消领,一川灵气。
附:姜白石《翠楼吟》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附:与仰斋先生论《翠楼吟》词
(一)梅云致仰翁
仰翁:
拙作蒙赏,感荷殊深。今日平明,散步青山湖边,凛然有秋意,始知今日乃立秋节候也,诵白石“酒祓清愁,花销英气”之句,吟兴顿起,遂依其四声,草成《翠楼吟》一阕,兹录于此,博公一哂云尔。匆此不一,肃候七夕立秋愉快!
后学盛元顿首2008.8.7
(二)仰翁答晦窗
晦窗兄:
南宋诸家长调,我一向视为畏途。不但学不成,还很难读懂。大作用心研读再三,试做点评,质之高明,看能有所领悟否。希先指讹,俾改正后发给江右,共同欣赏。建议将信中所述择要作为小序。
白石原词移录有误,栏曲当为槛曲。全宋词、夏承焘校本、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皆作槛,凡我所见,莫不如是。君倚四声此处作鬓乃去声,与栏、槛(上声与吾赣方言同,在二十九豏,至中原音韵始作去声,今同)俱未合。然亦可证原本作槛。
白石此词,穆东居士宋词三百首谓作于淳熙十三年(丙午)唐宋词鉴赏辞典阴法鲁承之。误。它书作年皆未明说。今按原作淳熙丙午诸语位置小序处,当即小序。此词上片即兴怀昔游,下片即“伤今之离索”。一如周止庵所云“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若此为后记,当附于词后。穆东等未细按,视为后记,遂以淳熙丙午词即此篇,而不察此篇乃后十年所作也。
傅义谨复

翠楼吟
月堕疏桐,人依苦竹,滩头露重风细。
从写景入,隐含惊秋。略示伤感。惟七日清晨见不着月堕,似凑。或当笑我词心太实。
遥听云外笛,问仙乐、尘寰谁会?
忆起白石翠楼仙中名句以至全篇,不胜慨叹。今有真能继承南宋诸人者,即被所谓吟坛领军及叫嚣革新者讥为泥古守旧。
空香盈袂。
承转细密。
奈鬓角青衰,荷心红瘁。
至此便直抒胸臆,虽书生常情,却是由惊秋引起,自然而然。陪上一笔瘁,更不免睹物伤情。
休垂泪,晓珠凝处,未圆先碎。
情至处欲抑又何能抑。只是愁更愁。晓珠二句,遂不觉沉痛至极。
浅醉,还引螺杯,想避秦狂客,也应无寐。
换头轻轻一提,却为下句蓄势。更引出大我。即不问世事闭目塞听之人对此也不能无动于衷。白石翠楼吟本是伤时,自当触及殷忧。
碧峰幽磴险,望林杪、星沈霞起
回到晓景,实是折射时代。幽暗中渐睹曙光。
孤鸿凄唳。
突又一跌。思及哀鸿,雪灾震灾,震惊世界,想避秦二句于此有了说明。却点到即止,愈见沉郁。
叹已失瀛洲,难寻瑶佩。
想象中之仙境已失,仙人难逢,沧桑之感,而以飘渺出之。亦暗扣白石老仙。
苍烟际,悄然消领,一川灵气。
冥冥之中得白石老仙指引,写成此篇。可稍慰亦可叹也。白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老仙如在,必曰道不孤矣。至于风神跌宕,而针线绵密,又全倚四声,亦殊非易易。有未当处,尚希作者指正。

傅义点评2008.8.8
(三)晦窗答仰翁
仰翁大鉴:
拙作蒙赏,感愧曷胜!所言均是,甚佩博雅。白石词本为“槛曲”,我从网上下载,未及细校,错成“栏曲”,而拙词“鬓角”之“鬓”正用仄声而非平声也。“槛”字读音,诚如公所言,在中古读“胡黯切”(《唐韵》)“户黤切”(《集韵》),上声;然《正韵》则分上、去二音:作栏杆解读去声,胡监切。而取车行声及槛泉则作上声,读胡览切。另,白石词中“酺”字亦有“蓬逋切”(音蒲)与“薄故切”(音步)两读,我则取去声,故用“露重”也。“月堕疏桐”可视为造境,亦暗用坡公缺月挂疏桐”之意,张皋文《词选》引《类编草堂诗余鲖阳居士之语曰:“‘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此词与《考》诗极相似。”虽不免穿凿,然仆倚声之际则确有此想也。即颂
安!

盛元 2008.8.8。
西湖竹枝 其二十四 当代 · 魏新河
 押词韵第七部
小舟摇进苇花湾,来结西溪百岁缘。
曾见词仙溯流去,秦亭山与法华山
注:九月二十五日,风日晴和,往游西溪,自松木场入古荡,秦亭、法华横绕溪南。是日公历为十一月三十日,后于夏承焘日记中惊悉其亦于一九三〇年是日游西溪,巧合若是。樊榭词:溯溪流云去。
惜红衣·金水兄邀赋残,拈此调,依白石 当代 · 谷海鹰
 押词韵第十七部
翠影欹波,明妆褪日。
倦消心力。
万点凝珠,因风堕池碧。
游禽渐远,争负却、瑶台迁客。
幽寂。
霞烬渚烟,恰芳魂容息。

尘喧紫陌。
弦换清商,孤怀竟何藉。
而今怕忆水国。
小亭北。
最是采莲人语,耳畔尚如新历。
叹此情无计,堪送梦边行色。
按:
【力夫评】不类人言,唤云真性灵也,当世绝不多见。
金水评】“不类人言”,莫非仙言?
【是务斋主评】唤云兄功力日渐深厚。
梅云评】“日”字是韵,“恰”用入声,得此调体气。我曾撰文专论白石词声韵,摘录如下:......白石另一自制曲《惜红衣》云:“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此句亦可断作“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此词入无射宫,押入声韵。全篇律句多于拗句,其中“日”字是韵脚,“说西风消息”之“说”字必用入声,梦窗此调此句作“寻流花踪迹”,“寻”乃以平代入也。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对此二关键处未加说明,故今人填此词,大都律误。龙先生订谱,甚为严谨,殆见玉田此调未遵白石,故于此二处从宽乎?兹将玉田《惜红衣》引于下:“两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痴绝。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 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旧日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此词平仄悉依白石,唯“平分水影”句失韵,“倚银屏斜瞥”之“倚”宜入而上,“把”字亦当用入声耳。龙先生彊村老人高足,彊村曾五叠白石《惜红衣》韵,均谨守其律,此二处分别为“回筒限日”、“鸦翻去日”、“长愁送日”、“孤吟费日”、“阴沉海日”、“”说梅边消息“、”约鸥边将息“、”“识殊方栖息”、“咽沧波风息”、“阅濛濛千息”,除“海”字宜去而上外,其馀四声全与白石相同,可知老辈倚声之一丝不苟矣。当代杰出女词家沈祖棻亦曾填《惜红衣》词,录之于下: “绣被春寒,秋灯雨夕,药烟繁碧。怯上层楼,新来渐无力。空帷对影,听四面、悲笳声急。凄寂。三两冷萤,映轻纱窗槅。 初鸿远驿,雪岭冰河,依稀梦中历。书成讳病,泪湿数行墨。几日薄罗嫌重,莫问带围宽窄。但枕函沈炷,犹解劝人将息。”细作比较,第二句”夕“字入声,乃是韵脚,与白石合,惟“映轻纱窗槅”中“映”字为去声,未合白石之律,可知虽大家亦未免偶或疏忽也。其师汪东先生评此词曰:“此词以梦窗词校之,则白石原作应以“诗客岑寂”断句,客字乃碰韵耳。下阕则以“维舟试望故国”为句。“渺天北”,三字句。梦窗既解音律,又亲从白石游,断更可信。惟、朱等和姜韵已皆如此读,自亦未为不可”。汪先生梦窗“亲从白石游”,盖误以石帚为白石,夏承焘先生已有考辨,兹不赘。至于白石“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断为“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以“国”作暗韵,亦未尝不可,朱彊村“沧洲梦在旧国,雁行北”亦同样可有两种断法,而沈先生“泪湿”之“湿”,则只能视作暗韵矣。又,汪先生以为“白石原作应以诗客岑寂断句,客字乃碰韵”,盖以梦窗此句作“乌衣细语伤伴,惹茸红、曾约南陌”,然检《全宋词》,此句断作“乌衣细语,伤伴惹、茸红曾约,南陌”,则与现行白石此词断句相同矣。
江南雨评】“翠影欹波,明妆褪日,倦消心力”,此残之笼括也。“万点凝珠,因风堕池碧”,以坠露喻,亦似兴起之法也。“游禽渐远,争负却、瑶台迁客”,迁客易起悲怀,更何况游禽争负却之?这里的争盖作争相解也。“幽寂”,连缀二字亦妙。“霞烬渚烟,恰芳魂容息”,恰、容、息,此三字托情妙语也,人物若不能合一,难出此语。“尘喧紫陌”,游人远也。“弦换清商”,情境易也。“孤怀竟何藉”,无藉也。“而今怕忆水国,小亭北”,旧事不堪提也。“最是采莲人语,耳畔尚如新历”,旧事偏萦怀也。“叹此情无计,堪送梦边行色”,惟托之于梦也。上片写细腻之感觉,精描细绘。下片萦怀往事和现在心情,反复跌宕,悲感中来,岂止之于残乎?余每读之,一赏复一叹也!
梅云评】江南所评甚有卓见,惟“游禽渐远,争负却、瑶台迁客”,乃暗用晚唐陆天随《白莲》:“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瑶台迁客”,喻残也,“争”作“怎”解似更佳,其意若曰:渐远之游禽,怎么都负却此瑶台迁客啊?人情之冷暖,世态之炎凉,于焉可见。
仰斋评】唤云工倚声,梅云精音律,江南擅分析,三美具,不可不读。